什么是隐形设计?要怎么做?
设计并不总是耀眼夺目的艺术。它讲究微妙、实用,而且常常是不确定的。很简单,好的设计往往是隐形的。
明确一点——隐形的设计并非在项目中增加图层、透明度或是隐藏含义。它是为了打造用户为中心的项目,使之功能齐备,视觉愉悦。
当我还是个年轻的设计师时,就一遍遍听到这句话。如果你不得不“装饰”画布,那就是在过度设计。最好的设计——真正使项目有效运转的设计——是隐形的。
但是如何做到隐形?尤其网页设计是一种相当视觉化的手段。(额外补充,本文会重点列举几个网站,来印证隐形设计的观念。)
思考设计中的隐形咱们别离题万里,设计当然是可见的。关于这点毫无疑问。但是你所用的工具与技巧,不应该在普通用户面前耀武扬威。
多数设计只追求“感觉对了”。用户想要沉浸其中,操作某样东西。他们不必理解其中缘由。这就是隐形的设计。
Oliver Reichenstein,Information Architects的创始人和总监,以强调隐形设计观念而闻名。虽然在听到他的观点之前,它已经深深烙印在我的脑海中。在The Verge的访谈中有一些只言片语。
隐形的交流当你创造网页、移动应用甚至智能手表的交互时,就是在设计某种类型的交流。设计要承载信息,而非阻碍信息。
你在处理时会用尽所有设计手段来打造一种体验。最终产出并不是给你的,甚至也不是给其他设计师,而是给广大不懂(也不想懂)色彩理论、间距和字体的受众。他们只知道所有这些结合在一块,是否紧密、好用和有趣。
这就是将设计视为一种隐形的手段的重要之处。
我们谈论隐形设计时,会想到一些不同的东西。每一种隐形设计都很重要,会通过不同方式影响你的工作。
隐形的产品和排版,例如品牌或是你不会注意到的广告。(这对应用和游戏设计师很重要,他们常常要思考设计中的摆放问题) 隐形的交互和通知都做到了无缝衔接,在你执行某些操作或任务时并不会想到它们。(例如手机上的闹钟和警告) 隐形的美学设计可以建立情感连接,与用户融为一体,让人们渴望投入其中。(这正是我们所关注的) 设计技巧隐形的美学植根于设计理论的基础中。这并不是一种趋势,也非某个酷炫的新用户体验特征的运用。它使用文字、色彩、字体、图片、图标和一些技巧来传递信息。我们来回顾一些基础,看看它们能如何为你所用。
再回想一下Oliver Reichenstein说过的。它强调“微观”和“宏观”元素。这是关键。要达到完全隐形,设计的每个细节都要精心推敲。